在关东野客的作品《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成名之后,“酒”与“故事”一直是两个相伴相随的词语,而葡萄酒爱好者们或许对这对组合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我们有时候无需刻意为有酒之人准备故事,因为有些酒本身就是一个或动人、或奇幻、或热血、或荒谬的故事。
1. 埃格尔公牛血(Egri Bikaver)
公牛血是来自匈牙利埃格尔(Eger)产区的一种红葡萄酒,一般使用本土品种卡达卡(Kadarka)和卡法兰克斯(Kekfrankos,即奥地利的蓝弗朗克)酿造,其颜色深邃,酒体饱满,充满香料气息。
图片来源:www.hungarianwines.eu
公牛血的声誉虽不如托卡伊(Tokaji),但得益于这个奇怪的名字,它在别国仍然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1552年,苏莱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入侵匈牙利,军队在埃格尔这个小村庄遭遇了顽强抵抗。
相传,为了鼓舞士气,匈牙利士兵们受到美酒美食的优待,喝完葡萄酒的士兵面颊通红,胡子上还留着鲜红的酒液,他们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一次次击退土耳其人的进攻。强大的土耳其军队深感意外,最终只得将原因归于匈牙利人喝的酒上——他们一定是喝了公牛的血,拥有了它们的力量。后来,埃格尔的这种混酿红葡萄酒便有了公牛血这个名字。
2. 就是它!就是它!!就是它!!!(Est! Est!! Est!!! di Montefiascone)
没错,这一串带着惊叹号的文字是受意大利官方认可的一类DOC级葡萄酒的名字,蒙泰菲亚斯科内(Montefiascone)位于首都罗马所在的拉齐奥(Lazio)产区,出产的就是它!就是它!!就是它!!!白葡萄酒采用特雷比奥罗(Trebbiano)和白玛尔维萨(Malvasia Bianca)葡萄酿造,酒体轻盈,带有温和的苹果和柑橘香气,酸度脆爽,个性其实没有它的名字那般强烈。
图片来源:www.falesco.it
关于这款酒的故事是这样的:1111年,德国皇帝亨利五世(Henry V)前往罗马,接受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主教约翰·富格尔(Johann Fugger)跟随其后。比起皇帝,主教显然对旅行更有兴趣,他派随从提前一天探路,沿途寻找提供美酒的客栈,并用粉笔在客栈的门上写下“Est!(就是它!)”,以供主教第二天落脚。
来到蒙泰菲亚斯科内的随从被当地的白葡萄酒深深震撼,在门上写下了“Est! Est!! Est!!!”一连三个感叹句,而第二天来到此地的主教也爱上了这里的酒,以至于在几年后回到此地定居,直到去世。
就这样,“就是它!就是它!!就是它!!!”成为这个村庄的白葡萄酒的名字,后世的当地人会在富格尔主教的忌日倒一瓶他生前最爱的葡萄酒在他的墓碑上,以表纪念。
3. 圣酒(Vin Santo)
圣酒是一款带有宗教色彩的葡萄酒,关于它的名字来源有许多说法,流传最广的一个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故事。当时的教廷在举行弥撒仪式后,会将圣餐过后剩下的酒和食物分给当地平民,人们对此十分感激,甚至流传起这些酒能够治愈疾病的传言。除此以外,也有人认为圣酒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们一般在复活节装瓶。
阿雯诺尼斯酒庄(Avignonesi)酿造的圣酒(图片来源:www.avignonesi.it)
圣酒是发源于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的一种甜酒,用特雷比奥罗和玛尔维萨(Malvasia)酿成。旧时葡萄采收后会放在干燥、通风房子内的草席上风干,在这个过程中葡萄逐渐失水,糖分从而得以浓缩。因为特殊的酿造方法,圣酒也被归为稻草酒(Straw Wine)的一种。经典的圣酒呈深琥珀色,散发葡萄干、蜂蜜、奶油和氧化带来的坚果香气,口感丰富华美,有不错的陈年潜力。
4. 松香酒(Retsina Wine)
松香酒来自希腊的阿提卡(Attica),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令人又爱又恨的葡萄酒,因为酒中的松香实在是太有存在感了。为什么酒里会有松树的味道?这就要从它的诞生说起了。
松树之泪(Tear of the Pine)是松香酒中相对有名的一款(图片来源:www.kechris.gr)
2,000多年前,在法国这个概念还没出现之前,希腊人就已经在酿葡萄酒了。那时的酿酒技术和设备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人们使用双耳细颈陶罐(Amphorae)酿酒时,往往需要用松树的树脂塞住瓶口,或者在瓶子内壁涂上厚厚的一层,来防止氧化,最终酿成的葡萄酒带有浓郁的松脂味。
今天的人还在喝松香酒自然不是因为酿酒技术有限,他们追求的可能正是这诡异又令人难以忘怀的风味——喝一口松香酒,嘴里嘀咕一句充满厌恶的“Eww…”,直到酒杯见底。
5. 罗埃罗阿内斯(Roero Arneis DOCG)
酿酒葡萄阿内斯(Arneis)可谓“命途多舛”,它生于意大利著名的皮埃蒙特(Piedmont)产区,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近消亡,留存的少数有两种用途,一是种在内比奥罗(Nebbiolo)葡萄的边上,用强烈的香气吸引鸟类和昆虫,保护后者不被啄食和伤害;二是酿成葡萄酒后,加入内比奥罗或者巴贝拉(Barbera)葡萄酒中,软化它们的单宁。阿内斯的故事听起来和北罗纳(Northern Rhone)的维欧尼(Viognier)有些相似,但前者的命运显然更加不济。
图片来源:www.vietti.com
阿内斯会沦落到这种境地的原因主要在其品种特性上,它产量低,易感染白粉病,炎热的年份尤其容易失去酸度,变得乏味。这也就解释了它为什么叫 “Arneis”:在皮埃蒙特方言里,它有“捣蛋鬼”的意思。
把阿内斯从低谷里捞出来的是维耶蒂酒庄(Vietti)。1967年,庄主阿尔弗雷多·库拉德(Alfredo Currado)怀着对皮埃蒙特小众葡萄酒的兴趣,开始致力于发掘阿内斯的潜力,最终成功酿出品质不俗的白葡萄酒,填补了皮埃蒙特在精品白葡萄酒上的空白。之后,许多酒庄跟随维耶蒂的脚步,大量种植阿内斯,如今该品种的总面积已经超过700公顷。
最优质的阿内斯葡萄酒来自罗埃罗(Roero)产区,这类葡萄酒酒体相对饱满,带有丰富的梨、杏、奶油和榛子风味,花香四溢,口感脆爽。当地人还借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葡萄酒巴罗洛(Barolo)的名字,为阿内斯起了个绰号:白巴罗洛(Barolo Bianco),仿若是个现实版的“灰姑娘”故事。(文/Wy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