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贝克(Malbec)的故事可以与法国葡萄酒种植历史一同说起,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Roman Empire)的殖民者在法国种下的第一批葡萄藤中,就有马尔贝克。不过好景不长,帝国的人口快速增长,作为帝国的粮仓,法国西南部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优质葡萄藤与相伴已久的土地说了再见。公元3世纪,开明的皇帝普碧斯(Probus)断定粮食产量已经达标,于是下令重新种植葡萄藤,复兴葡萄酒产业。
来自法国西南部卡奥尔(Cahors)产区的葡萄酒,尤其是洛特河谷(Lot Valley)的马尔贝克葡萄酒逐渐在全世界流行,许多俄国沙皇(Tsar)对其钟爱有加,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坚称马尔贝克的强劲单宁治好了他的溃疡和胃病,罗马帝国后来的皇帝们也继承了对马尔贝克的热爱,甚至连神职人员也要在宗教仪式上趁人不注意,偷偷嘬一口圣餐杯里的葡萄酒。卡奥尔的马尔贝克得到了赏识,也有了新的名字——黑酒(Black Wine)。
图片来源:www.rigal.fr
为什么叫黑酒呢?因为这些酒的颜色真的深如墨一般,端起一瓶年轻的黑酒对着光源看,你可能除了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颜色深,黑酒也是世界上最强劲、最饱满、生命力最持久的葡萄酒之一。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Pope John XXII)是卡奥尔人,也是教皇新堡(Chateauneuf du Pape)发掘者——教皇克莱蒙五世(Pope Clement V)的继任人。在教皇约翰的支持下,卡奥尔黑酒的兴盛得以继续。在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崛起之前,卡奥尔就是葡萄酒世界的“波尔多”。16世纪之后,世界葡萄酒舞台的聚光灯便逐渐转移到波尔多头上。当时,黑酒还被波尔多人用于强化(Fortify)他们的葡萄酒,或加深酒的颜色。
和许多法国著名产区一样,卡奥尔也没逃过19世纪的根瘤蚜虫危机,大片的马尔贝克在短短12年内消失殆尽,黑酒也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不屈的酒农们并没有抛弃马尔贝克,许多人在日后重植这个品种。虫害、霜冻、世界大战,卡奥尔人在问题接连不断的二十世纪培育着马尔贝克,将火种保留了下来。
事情的转机大家都知道——法国土壤学家米歇尔·普杰(Michel Pouget)带到阿根廷的马尔贝克大获成功,人们也重新开始关注马尔贝克的家乡。1971年,仅有440公顷葡萄园的卡奥尔获得原产地命名控制(AOC)认证,如今这一面积已达到10倍多。
卡奥尔产区以海洋性气候为主,同时带有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夏季的高温和秋季的干热季风能够保证葡萄完美成熟,较高的海拔保留了葡萄的酸度,洛特河的河水能够很好的调节当地的温度,除了阿根廷外,卡奥尔显然也是马尔贝克的理想家园。
黑酒可以用100%马尔贝克酿造,这个品种在当地叫做科特(Cot),有些地方也叫欧塞瓦(Auxerrois),当然,这个欧塞瓦和同名的阿尔萨斯(Alsace)白葡萄品种是两码事。酿酒者也可以调入最多30%的梅洛(Merlot)和丹娜(Tannat),前者可带来柔顺的口感,后者增加单宁和架构。如果要酿造卡奥尔AOC产区的葡萄酒,那么这款酒只能是红葡萄酒,而且要受到诸多葡萄种植和酿酒上的限制,不符合要求的红葡萄酒以及所有白、桃红葡萄酒只能标注为洛特地区餐酒(Vin de Pays du Lot)或新的IGP级别葡萄酒。并非所有卡奥尔AOC红葡萄酒都是黑酒,黑酒也非卡奥尔官方认定的酒款类型,但酒庄都会在自己酿造的黑酒风格葡萄酒上自豪地注明“Vin Noir”字样,对于想要尝试的人来说黑酒并不难找到。
在远洋运输条件落后的时代,酒质稳定的黑酒很受欢迎,但并不大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现代的黑酒仍然拥有坚实的结构和强劲的口感,但比早先的黑酒更易于饮用。陈年后的黑酒会发展出皮革和咖啡等复杂的香气,果香依旧充沛而有活力,单宁也变得愈加柔顺,质地也更为优雅。如果你有幸得到一瓶不错的黑酒,不妨先将它放进酒窖或酒柜里,几年后或许会收获不同以往的惊喜。(文/Wy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