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世界学红酒,学一点,懂一点。
大家好,我是杨琦,欢迎观看本期学红酒视频。
这期视频让我们离开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向南行进,来到夜丘(Cote de Nuits)最大的村镇——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看一看这里的同名产区。
根据记载,1849年时,当地开通铁路,夜圣乔治这一站被称为“Nuit-sous-Beaune”, 意为“位于伯恩之下的夜镇”。到了1892年的5月10号,Nuit-sous-Beaune将当地最著名葡萄园圣乔治园(Les Saint-Georges)的名字融入村名,更名为“Nuits-Saint-Georges(夜圣乔治)”,此外夜丘的得名也与这里有关。
夜圣乔治在1936年正式成为法定产区,包含了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和普希茂(Premeaux-Prissey)两个村的葡萄园。根据2018年官方数据显示,这里共拥有葡萄园308.46公顷,其中41个一级园面积为144.6公顷,绝大部分葡萄园种植红葡萄品种,只有少部分种植白葡萄品种。
从整体位置上来看,夜圣乔治法定产区位于夜丘南部,尤其是位于夜圣乔治村南边的普希茂村,已经接近夜丘边缘。产区内气候更为温暖,酿造出的葡萄酒少了些许精准和集中度,也许这就是夜圣乔治产区没有特级园的原因。但目前这里的气候状况依然非常适合葡萄种植,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比北部产区口感更为丰富。
另外,土壤也对这里葡萄酒的风格产生影响。夜圣乔治产区被莫赞河(Meuzin River)一分为二;北部区域土壤是从高坡冲下来的富含砾石的冲积土,地势较低的地方为莫赞河带来的粉质沉积土;南部区域山坡底部土壤多为来自瓦莱罗背斜谷(Combe of Vallerots)的泥灰质石灰岩冲积土,山坡高处则土壤贫瘠,很多石头都裸露在外。
正因为土壤的不同,夜圣乔治产区的一级园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夜圣乔治北部。
这里靠近沃恩-罗曼尼村(Vosne-Romanee),尤其是邻近沃恩-罗曼尼村边界的葡萄园,出产的葡萄酒品质非常优秀,相比通常浑厚的夜圣乔治葡萄酒来说,多了一些精细。
这里的代表性葡萄园是布多园(Aux Boudots),它紧邻沃恩-罗曼尼村的一级园玛康索园(Aux Malconsorts),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可以与产区内的名园——圣乔治园一较高下,尤其是勒桦酒庄(Domaine Leroy)和凯慕思酒庄(Domaine Meo-Camuzet),更是将这里葡萄酒的品质直接提升到特级园水平。
第二部分位于夜圣乔治村的南部,这里出品的葡萄酒口感更为丰富,更具力量感。这里的代表性葡萄园为上文提到的圣乔治园(Les Saint-Georges),圣乔治园被认为是目前最被低估的葡萄园之一,同时也被寄予厚望可以升级特级园。
圣乔治园大小约7.52公顷,1855年,朱尔斯·拉瓦勒(Jules Lavalle)曾将它评为头等园(Tete de Cuvee),1920年,卡米尔·霍迪尔(Camille Rodier)同样给出头等园评价。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口感强劲,风味浓郁,兼具深度与层次,需要陈年才能展现真正的魅力。现阶段圣乔治园没能名声大噪,也许是因为缺少了真正顶级的酒庄或者说类似亨利·贾伊(Henri Jayer)那样的伯乐式酿酒人。
第三部分位于产区最南部,葡萄园主要坐落于普希茂村范围内。这里出品的葡萄酒整体更加轻盈,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提取出粗粝的单宁,需要手法娴熟酿酒人的精细管理,才可以酿造出佳酿。比如皮耶侯奇酒庄(Domaine Prieure Roch),也就是酒友俗称的“菜刀酒庄”,该酒庄的夜圣乔治一级园葡萄酒就是来自这里的阿格利园(Clos des Argillieres)和科维园(Clos des Corvees)。
整体来看,夜圣乔治产区红葡萄酒往往展现出玫瑰与甘草气息,年轻时带有樱桃、草莓、黑醋栗等果香,陈年后展现出皮革、松露、皮毛和野味的气息,风格强劲、充满活力,经过陈年,口感变得柔和后,往往更能彰显夜圣乔治的魅力。
白葡萄酒产量不多,通常风格紧致,展现出白花的香气,酒款中散发出的黄油面包和些许蜂蜜气息,让人沉醉。
关于夜圣乔治,我们先介绍到这里。
红酒世界,越懂,越喜欢!我们下期再会。